close

摘錄自Cheers雜誌月刊46期 打造不敗生涯的聰明法則 吳凱琳編譯

面對新的生涯發展概念,我們應隨之調整自己的心態。

要能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,成功建立個人的專業生涯,全球知名求職網站 Monster.com創辦人傑夫。泰勒在《打造不敗的夢想生涯》書中提出:你必須培養F. A. M. E. 四種關鍵態度!

1.不怕沒工作,只怕沒專業

約聘人力已是不可擋的潮流。事實上,未來所有的工作都是約聘性質,只不過期限不同,長則數年,短則數個月。而未來所有的工作者都將是自由工作者。

根據《自由工作者國度》(Free Agent Nation)的作者丹尼爾‧平克(Daniel H. Pink)指出,「如今全美國有將近3千3百萬人屬於自由工作者。」換句話說,平均每4人當中就有1人屬於SOHO族或是約聘人力等自由工作者。

另外,根據《Cheers雜誌》針對1000大企業所作的調查結果顯示,目前高達68%的企業已經採用派遣、計時、或短期聘僱的約聘人力,而且未來有將近三成五的企業會繼續考慮擴大約聘人力的規模。

自主性是自由工作者最重要的特質。別再當一名為公司賣命的員工,而是要成為一位顧問,提供自己的專業,為客戶(雇主)解決問題。擁有了專業,就擁有了對自我生涯的掌控權。你不需要去求得一份工作,而是要讓企業需要你的專業能力。

自由工作者隨時隨地都在找尋新的機會。任何時候都應該注意就業市場上的變化,搜尋新的機會。同時,回頭看看自己的能力是否與市場有所脫節,預先做好準備。

2.挑戰自我,永遠領先一步

頂尖的運動選手,永遠在挑戰自己的極限,不斷的訓練再訓練,創造一次又一次的高峰。「我並不在乎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能坐多久,我只希望我的球技能不斷超越、突破,讓所有選手都把我當作他們心目中『最難纏的對手』。」今年奪得安麗盃冠軍的撞球好手柳信美,在《台灣阿美》這本書中如此寫道。

同樣的,個人的專業能力也必須隨著外在環境的轉變而逐步提升。你必須永遠領先一步,唯有你的能力水準超越(overqualify)目前工作的要求,才能在就業市場上取得最有利的位置。

但是,更不要忘了,球賽比的不只是球技,更要比心理素質,誰的抗壓性強,誰就能堅持到最後。「若要躋身頂尖高手之林,仍有一段差距,並非球技輸人,而是在關鍵時刻,因為抗壓性不足而輸掉比賽,」這是柳信美在歷經職業生涯低潮期時所得到的深刻體會。


3.敢秀愛現的人,才有機會

只有專業能力還不夠,你必須懂得如何推銷自己。好的產品,儘管功能再強大,如果沒有適當的宣傳、建立品牌形象,是不會有人理會的。

那麼,你要如何突顯自己,證明自己的專業是企業所需要的?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以下3個重點:專長技能、具體成就、以及你所能提供給企業的利益(benefit)。

‧你的專長技能是什麼?

這包括了兩個層面,一是你是否具備應徵的工作所需的特定專業能力。二是普遍性的工作能力,根據美國大學與雇主協會(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)所做的調查顯示,企業主最重視的7項普遍性工作能力排名分別如下:人際相處、團隊合作、口語溝通、分析、電腦、書信溝通、領導。除了專業能力之外,培養這7項普遍性的工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‧過去有哪些成就?

「可是我根本沒有工作的經驗,哪來的成就?」當然是有的。想想過去這4年來,你參加過什麼樣的社團活動、課外活動、志工、或是競賽。你曾在任何的學生組織或團體擔任過任何職務,或是負責什麼樣的工作?這些種種都是你的成就。

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工作,只要你懂得如何有技巧的描述,都可以證明你的能力,讓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只要把握住以下3項要點即可:

問題:你曾遭遇過什麼樣的難題或是困難?

行動:包括你如何想出解決的辦法?過程是如何進行的?

結果:經過你的努力之後,最後達成了什麼樣的結果?

‧企業為何要雇用你?

你能提供企業主什麼利益?例如,提升產品或服務的品質、降低成本、或是改進流程等。你是否能提出解決的辦法?

以上3個重點便是你在推銷個人品牌時,必須傳遞的「關鍵訊息」(key message)。

4.別想得太多,去做就對了

當機會來臨時,要像創業家積極採取行動,而不是像雇員被動等待指令。例如,看到任何徵才消息,愈早寄出履歷愈好,並在之後的兩天內主動打電話詢問。不要花太多時間想著如何寫一份完美的履歷表,然後等待回音。不及早將履歷寄出去,就很有可能錯失了好機會。履歷投遞出去,不主動打電話詢問,同樣有可能就此石沉大海。

同時,創業家也是機會創造者。不要只注意到求職廣告,事實上,企業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最好的人才,沒有登出求才廣告,不代表企業不需要人才。

「就業市場就如同一座冰山,有85%的工作機會是沒有公開的,」泰勒說道。不妨化被動為主動,事先做好研究工作,搜尋自己喜歡的企業或是職務,直接投遞履歷表,主動為自己創造機會。

肯德基台灣區董事總經理吳美君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她在奧美廣告任職時,就非常喜歡客戶美泰兒(Mattel)公司所生產的芭比娃娃,於是二話不說,直接打電話問客戶是否還有職缺。之後不到7年的時間,便當上了總經理,當時她不過30歲。

機會處處有,只看你自己的選擇。「一個人可以被奪走任何東西,只有一樣除外:選擇自己的態度的自由,」心理學家維克多‧弗蘭克(Viktor E. Frankel)說道。

你可以抱怨時運不濟,只能被迫等待機會的來臨;你也可以反求諸己,主動創造機會。未來生涯的成功與否,就決定在你的一念之間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sin-Yi Yang 的頭像
    Hsin-Yi Yang

    Hsin-Yi Yang的部落格

    Hsin-Yi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